2.4花火養成材料匯總
花火養成材料一覽
1,推薦行跡配置,所需材料一覽
(可以根據自身需求,進行微調,升9級需8紫,升10級需14紫,反之亦然)
2,拉滿行跡配置,所需材料一覽
游戲塵寰升級材料一覽
角色+光錐·培養材料統計
1,推薦配置+光錐
2,拉滿配置+光錐
花火故事介紹
角色故事·一
女孩是被遺棄的孤兒,活著,卻不知自己在哪,從何而來,要往哪去——直到那個戲團路過,她跑去看,遠遠看到黑色雙馬尾少女像一條魚,從舞臺的這側游到那側。少女戴著面具,很多種面具,但這不妨礙她在舞臺上的大笑與痛哭,即使與觀眾離得那么遠,卻像在他們眼皮底子下表演。游魚也悄無聲息地在女孩的面前躍起,再入水,泛起漣漪。
她才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,是“自己”在“舞臺下”觀看“表演”。她又去看了很多次,不分早晚。但她仍舊只是觀眾,舞臺上的聚光燈不會落在自己身上。散場后,她去了后臺,黑色雙馬尾少女遞來一個面具。
“我可以嗎?”
“為什么不呢?反正戴著面具,他們認為你是花火,那你就是。去吧。”
作為第四面墻的幕布拉開,燈光還沒亮起,她看著臺下,那兒只有一個黑洞,即使隔著面具也令人難安。她知道黑洞里坐著密密麻麻的人,他們看得到她,還聽得到她說話,她總忍不住想著“花火”的表演,想調整自己的動作、聲音、儀態,方方面面。
“就第一次來說,做得非常不錯。”
“但那和你的花火……不一樣。”
“這是個問題,但你不讓別人知道,就不是問題……而且明天戲團就要走啦,所以只要你想,在這兒你就是花火,花火就是你。你想讓她是什么樣,就是什么樣。”她欲言又止,少女揉揉她的腦袋。
“除了你也沒多少人來看我們,小戲團嘛,我們也不指望自己能揚名銀河…偶爾能碰見你這樣的孩子,能記住有這么個角色叫花火,就足夠我高興好一陣子啦……別哭,這個面具你留著,這就是你的面具。”她點點頭。
“聽好了,只要戴上面具,你誰都是,也誰都不是……要是真想當演員,就別只盯著這個小小的臺子,去更大的地方吧。”
角色故事·二
女孩身為人偶一族的末裔,沒有選擇的權利,她拿到的是哪個面具,就必須依據“面具”的安排度過此生。人偶只是“面具”的載體罷了。
在他們的傳說中,面具與人偶融合得越久,便越有可能使人偶獲得靈魂,讓他們看上去和“人”無異。但在人類的傳說中,面具成了能令死去之人復生的工具——正因如此,她的族人日漸稀少。
然而她對成為人不感興趣,只當個按部就班的人偶也不是什么壞事,反而遵守面具的命令,恐怕難逃被追殺的下場,但面具的意志卻難以違背。
首先是動作。按“面具”的意志,她開心時要露出甜美的笑,哭泣時要以手扶額,憤怒時要從齒縫里擠出字來,嫉妒時則要斜著眼睛,絕望時要大呼小叫。還有一些標志性的動作,比如她仙楓游戲網挑眉時必須要以左側臉面向對方,表達愛意可以將手抬起,表現捂胸口的趨勢,但最后得把手放下,因為輕咬下唇才能體現她真正的心意。
然后是聲音。按“面具”的意志,她快樂時的聲調就應該高高揚起,抒情時就得柔聲蜜語,陳述時就得沉穩平直,仇恨時就得咬牙切齒,悲傷時哭腔則是不可或缺的。
神奇的是,她就這樣生活了許多年,完全融入了周圍的環境,甚至成為了一名劇作家。從沒有人懷疑她戴著面具。但她也禁不住思考,世界上有沒有另外一種“面具”。也許戴上面具的人,會哈哈大笑著復仇,會眼含熱淚著微笑,或者憤怒時則一言不發…也許會用最平靜的語氣,說著最刻薄的話。
由于“面具”的意志,她自然無法做到這點,但她是一名劇作家,讓舞臺上的角色如此表演,對她來說還是易如反掌。某一天早晨,門鈴響了,但門口不是她熟悉的郵遞員。
“花火小姐,請問現在方便么?”
“我們看了您的新作,不知您是否對面具,有所了解呢……”
角色故事·三
無貌的少女意識到自己一定受到了某種詛咒,不然為什么感受不到任何外部的刺激?痛感、味覺、嗅覺都很正常,她卻無法對此做出反應,自然也喪失了喜怒哀樂,體會各種情緒的能力。她只能盡力彌補,試圖提供不同的場景,通過觀察來詢問其他人的感受。
“…如果你在喝一杯很苦的茶,你覺得怎么樣?會怎么喝?”雖然被綁在椅子上不得動彈,但左邊的流浪漢男士還是做出贊賞的姿勢點點頭,中間的女孩馬上哭了起來,搖著頭拒絕,右邊的年長女士則嫌棄地皺了皺鼻子。
“如果你身處一個極其寒冷的小屋,手邊只有這杯茶怎么辦?”男士自然不必說,女孩哭鬧了一陣后接受了,女士則還是擺出拒絕的態度。
她不斷變換預設,日以繼夜地提問,直到受訪者忍受不住昏了過去。她將他們送回家中,搜羅另一批人來接受她的采訪。
那段時間,小鎮里的居民都做著同一個噩夢,他們被關在一個地方,面容模糊的少女禮貌地向他們提問,他們沒有拒絕的權利,只能對回答做一遍又一遍的補充,直到少女將每一處細節都面面俱到地記錄在一個又一個紙面具上。一個寫滿了,就換下一個。
這個噩夢很快又被另一個噩夢取代了,居民們聲稱半夜會看到紙面具在空中飛舞,彼此交談,它們隱隱發光,又轉眼熄滅,就像夜空中的花火一般。他們每晚都會出現,仿佛是在小鎮暗處生活的居民。
在一個幽暗的地下室,少女并不知曉這個噩夢。她搜集了足夠多的資料——人們細微的情感,對不同事物的看法——用于制作更多的紙面具。她堅信,雖然自己無情無淚,但自己制作的那些面具卻有血有肉,甚至終有一天,會成為真正的生命。
角色故事·四
“有幾個版本的身世特別招人喜歡。”到了愚者的“酒館”,花火也只能大大方方地承認,“喜歡和相信是兩碼事,但大家更愿意相信自己喜歡的故事是真的。”
“撒謊?拜托,我不是為了講一個精彩的故事,編一段博人眼球的經歷…我是為了我自己才全心全意地鍛煉和鞭策想象力,想象各種各樣的生活,尋求刺激,然后盡我所能地表演、展現、還原,在想象力的氣球爆破前的一秒,剎住車。”
“說真的,只有劇本當然不夠,首先我自己就得毫無保留地相信我扮演的角色真的存在,然后我要想象這個角色還會出現在其他什么故事里,為了讓表演的動機有邏輯,有情感,我總是要補充額外的信息。”
“然后,我覺得我才能抓住這個角色,不受其他人的影響。畢竟我可能還會碰到其他愚者,在確認彼此的身份前,我可不知道你們想干嘛。有時候,你們只是喜歡某個角色的外形,有時候你們就是想體驗一下玩玩——我有時也會這樣。”
“當然還有些人,只是把扮演當作一種交易手段,或者你們希望自己被當作其他人,因為這可能會帶來不可預知的財富、地位、權利……總之我想說的是,在這樣的環境里,除了我自己,誰能保證我不會偏離正軌,變成其他故事里的角色?沒有!所以你看,我必須得不知疲倦地想象,還有扮演。”
“沒有,我沒有否認……這真的讓我上癮。我越想象,我就越沉迷于這些角色,沉迷于我為他們構造出的美妙的、悲慘的境遇,沉迷于他們在這些境遇下可能萌發的情緒……”
“當然,以前我當然想過那種人生……跟個戲團,當個演員,去不知名的星球表演幾場,創造一個與自己同名的角色……但有一天,我突然想通了!”
“想要表演,還有比自己的人生更富感染力的舞臺嗎?”